一、APP介紹
水利署保育事業組業務總計29大項重點業務資訊,再拆解約60小項重點工作,如此繁雜之業務須短時間內盤點並綜整成符合水利署長官所需之資訊,因此將業務分類為「核心業務」、「專案業務」與「檔案類型」三種類型業務,設計「保育決策APP」產品建立三種框架(framework),讓使用者自行設定不同框架所需顯示核心型、檔案型或是專案型的資訊,另對應一管理平台供使用者進行資料上傳作業,「水資源保育管理知識共享平台」(以下簡稱共享平台)對應之框架(framework)可由使用者自行興建,可快速建立項目、欄位、屬性等資訊。此種設計架構移植性與複製性高,亦符合長官外出需要掌握即時資訊的需求,達到行動資料庫之目標。
二、框架介紹
「保育決策APP」產品建立三種框架(framework)
(一)「核心業務」以水利署保育事業組5大核心業務為核心:
1.第一層以三塊統計資訊顯示全台綜整資訊,再分別以縣市呈現各縣市統計內容,如各縣市水庫集水區數量、總面積等。
2.第二層以各縣市為基礎統計其細節資訊,如各別水庫集水區名稱、面積等統計資訊。
3.第三層則以縣市圖檔呈現,如各縣市水庫集水區圖資,內容包含統計資訊。
(二)「專案業務」以水利署前瞻計畫型業務為主:
1.第一層以顯示各專案業務核定文件、重要公文、重要會議與執行進度,定義各專案業務均包含上述屬性資訊。
2.第二層則依時間序列顯示對應之資訊,以及每月執行進度資訊等,以有效控管各計畫之進度。
(三)「檔案類型」以大字報、速報單、法規等資訊為主:
1.第一層為依歸納類別顯示,如綜合、一科至四科,或自來水法規、保育回饋法規等。
2.第二層依時間序列與重點顯示對應之資訊,並以檔案開啟方式顯示各項內容。
(四)使用者於共享平台設定各項業務欄位、類型、呈現方式與選項等,並可將資訊同步至保育決策APP。
三、運作架構
藉由各系統介接,並由業務承辦於平台填報各項業務資訊,並整合水利署AD認證進行權限控管。
四、整體效益
1.以彈性化設計架構減少系統維護成本。
2.以行動化APP設計強化資訊即時與整合性,減低同仁資料彙整耗費時間成本。
3.資訊視覺化呈現,以統整性資料方式呈現保育事業組各項業務資訊,增加資訊易讀性。
4.過去各項業務資訊均在業務同仁手中,人員流動頻繁導致知識留存不易,人員訓練成本亦為沉重之負擔,透過整合平台資訊留存可加強新進同仁了解保育事業組業務,達到知識傳承與共享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