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資料的取得是了解分析各個應用領域的基礎。透過各式的通訊裝置、系統或基地台讓訊息得以流通。訊息的傳送與回饋大幅的提升了生活及工作的便利性及智能化。這樣的發展使決策更彈性、即時、個人化。為了要能夠獲取這些訊息,都需要複雜繁瑣的系統架設,讓系統與裝置之間得以溝通。對於無法產生通訊能力的物品,譬如生活中看得到的桌子、椅子,或工廠內生產加工中的工件本身,智慧視覺系統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如同人用眼睛看並且觀察這個世界,即可知道如何判斷回應。
視覺系統如何變得智慧?關鍵在於資料(data)的取得。透過大量的資料蒐集、高度完整的分析歸納,再將這些智慧的結晶灌輸到智能環境系統、自動化製造系統、或甚至機器人系統成為大腦,進行各式決策的判斷。在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之際,各式資料的蒐集與建立成為最為重要的科技基石,也是重要資產。
智慧視覺系統以完整的解決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外觀資訊,並予以分析集結成智慧結晶,作為自動化或機器人系統的決策大腦。智慧視覺系統的應用,不只是發生在製造工廠,而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服務型機器人為例,隨著老人照護需求增加,可智慧添茶倒水、陪伴下棋、或家事服務等智慧視覺系統都是觸動人工智慧決策的重要資訊來源。延伸至移動系統、陪伴、生活輔助、或醫療等,對未來的生活,都會產生重大的改變且深遠的影響。
透過智慧視覺系統的導入,物體的外觀資訊大量的被累積下來。不論是外形、尺寸、高低、顏色深只是表面資訊等都能夠快速地被記錄分析,產生可以做為控制判斷的資訊基礎。以生產加工為例,在每一個加工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尺寸的偏差,或不如原有設定的加工尺寸而產生的數據資料。在這個資料擷取與分析的過程中,物件的外觀就是完整的訊號,讓智慧視覺系統看到瑕疵的地方予以修正。更進一步將這些累積下來的資料進行分析,加工的流程及作法都可依照資料所提供的訊息作為基礎得以改善優化。
除此之外,智慧視覺系統也同時提供了空間資訊,讓自動化系統在空間中的位置資訊得以被了解,進而動態的變換產線滿足生產需要。在工業領域,隨機取樣、產線組裝拆解、無人搬運車(AGV)系統等都需要智慧視覺系統的協助,目前也已經應用於工業尺寸及瑕疵檢測等領域。